苏皖新季小麦快速外流 价格上涨很明显
来源: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上周,苏皖地区晴好天气较多,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安排下,苏皖地区新季小麦收割进度加快,截止6月11日,绝大多数区域基本收割完毕,零星待收割地块对苏皖地区新季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已不构成多少影响力了,基本可以说是大局已定。
就产情而言,作为2023年新产小麦风水宝地的江苏,虽然说少数地区也出现了短时降雨和雷暴天气,但无论是产量和品质都比较好,尤其是苏东北区域基本可以和2022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相似。安徽的2023年新季小麦则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皖南、皖东、皖中区域不仅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且相对品质较好,有一定的标准品数量,但这些区域内红小麦比例非常高,淮河沿线区域白小麦标准品数量占区域内产量40%左右。忧的是占安徽小麦产量权重60%的皖北区域则基本是全军覆没,很少有符合政策性小麦储备的标准品。
鉴于2023年新季小麦苏皖区域有一定数量的标准品和次标准品,也直接引发了区域外的如湖北、河南、福建、陕西的政策性粮食储备企业开始进入安徽和江苏找粮拉粮,河南、陕西等省份的面粉加工企业也将采购重心转入苏皖地区,直接导致苏皖小麦加速外流,区域内小麦市场价格上涨明显。
目前,苏南符合政策性小麦入库指标的二等及以上红小麦地方政策性储备企业收购价已从开秤初的2540-2580元/吨上调至2680-2720元/吨,上涨140元/吨。烘干企业和贸易商13.0%水分以下毛粮装车价则基本在2680元/吨左右,上涨幅度基本同步。下图是上周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2023年新季小麦招标采购周统计表,可以明显看到同比招标采购数量明显增加,虽然采购底价有所上调,但成交率依然不理想。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储备粮徐州直属库三等以上白小麦招标采购底价2800元/吨,虽然全部成交,但成交均价2796元/吨也代表着白小麦的市场热度。
接下来再看看代表性更强的中央储备粮2023年新季小麦6月份以来的成交统计表,同样是随着采购底价的不断提高,成交率也不理想,可以完全成交的基本是底价较高的主销区,且多数没有反溢价。
在上期的《苏皖新季小麦价格开始上涨》一文中,笔者也明确提出下一步标准品小麦的跨区域流动性将会明显加强,并拉动标准品较多的苏皖区域小麦价格继续上涨,白小麦的市场机会将会大于红小麦,且后期上涨幅度也会明显高于红小麦。目前就安徽市场而言表现的比较明显,蚌埠、淮南等区域的标准品白小麦13.0%水分左右的白小麦毛粮装车价在2740元/吨,较最初的2560元/吨上涨了180元/吨,皖中如合肥周边的红小麦13.0%水分毛粮装车价为2680元/吨,较初期2560元/吨搭车上涨了100元/吨,距离较远的皖南皖西目前标准品小麦13.0%水分左右的毛粮装车价在2640元/吨,同样上涨了100元/吨。
安徽的地方储备小麦今年倡导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虽然是个很好的创意,但就2023年新季小麦的市场形势而言,目前定价为国标三等2560元/吨,即便是按国标一等也就是2640元/吨,目前来看已经和市场价格严重脱节,收购量多少是可想而知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苏皖区域标准品小麦的加速外流,叠加目前具备标准品质量的区域烘干企业和贸易商对小麦并没有长期存粮待售的习惯,进入梅雨季节和高温季节前大多数会销售完毕,苏皖地区的政策性小麦储备轮入难度将会加大,甚至用形势严峻也不为过,因此还是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合理调整收购价格,以免后期高价从外地收粮。
( 来源: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